遵义医科大学三全育人专题网

育人动态

首页 >> 育人动态 >> 正文

我校贵州省化学药物创制全省重点实验室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和《ACS Catalysis》期刊发表研究成果

发布时间:2025-03-05 

近日,我校贵州省化学药物创制全省重点实验室在药物合成技术方面取得多项突破,相关研究成果相继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和《ACS Catalysis》期刊。

围绕卤醇脱卤酶生物催化制药技术的开发,建立了一种双酶组合生物催化策略,用于对映选择性互补合成手性3-羟基-3-羟甲基氧化吲哚类化合物。硕士研究生缪润萍作为第一作者发表该研究成果,指导老师为万南微教授。通过拓展卤醇脱卤酶的催化功能,成功开发了一种新型生物催化平台,可用于氧杂环丁烷的对映选择性合成和开环,也可用于制备手性氧杂环丁烷及多种手性γ-取代醇化合物。该论文第一作者为制药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华夏,指导老师为万南微教授。

(论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catal.4c07482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5-56463-z

基于单加氧酶P450DA的蛋白晶体结构,通过结构导向的定向进化方法,构建了由碳氢键羟基化功能向碳碳双键环氧化功能转变的P450DA酶突变体,实现了非活性烯烃的高选择性环氧化,并且对映选择性互补合成一系列烷基取代的手性环氧化合物。药物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李嘉靖和博士研究生周晓建作为第一作者发表该研究成果,指导老师为陈永正教授。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21/acscatal.4c04941

螺环骨架在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中广泛存在,发展新颖的螺环合成策略对于药物化学和有机合成领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建立一种通用的非活化芳烃光化学去芳香化螺环化方法,快速构建结构多样的1,4-环己二烯螺环结构,成功实现血管加压素V2受体拮抗剂Satavaptan的形式全合成。该论文第一作者为药物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邓从玲,指导老师为刘培均和刘小卒教授。

(论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abs/10.1021/acscatal.4c06628

以上研究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技厅等经费支持。(审核:一审李晓,二审上官腾飞,三审杨清玉、李均;图文:贵州省化学药物创制全省重点实验室)

上一条:学校召开新学期学生工作会

下一条:我校户外队斩获国际越野赛佳绩

关闭

地址:贵州省遵义市新蒲新区校园1号路     版权所有©遵义医科大学     黔ICP备06003261号-2   贵公网安备 52030002001152号